找到相关内容29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广清凉传(1)

    崇峻。明帝礼重。诏请为此寺尚座。乐音一部工技百人。箫笛箜篌。琵琶筝瑟。吹螺振鼓。百戏喧阗。舞袖云飞。歌梁尘起。随时供养。系日穷年。乐比摩利天仙曲。同维卫佛国。往飞金刚窟内。今出灵鹫寺中。所奏声合苦空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0254980.html
  • 纯印老人(3)

    一起玩的孩子:“你们也回家吃饭去吧,免得妈妈等着。”  “我妈天生是个笑面,加之又白又细的皮肤,天仙似的人缘又好,全庄老少没有不喜欢她的……”  菩萨度众生,无不以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而度之,此四摄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32955086.html
  • 人生指南《显密圆通是法王正道,法界梵音》(3)

    中,三障若能忏尽,则一切烦恼业障都能清净。  欲灭三障应当发五种增上胜心前行方便。  (一)惭愧心:  诸佛菩萨三业清净皎如日月。我等无恶不造,又被一切贤圣所呵责,诸多鬼神、天仙所指责厌弃,真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62557058.html
  • 显净土方便“化身土”

    天仙说,四者鬼神说,五者变化说。   尔者,四种所说不足信用,斯三经者则大圣自说也。   [三、四依释]   《大论》释四依云:欲入涅 时,语诸比丘,从今日应依法不依人,应依义不依语,应依智不依识,应依...南阎浮提;毗楼博叉天王共无量百千龙众,护持养育西瞿陀尼。大德婆伽婆!天仙七宿、三曜、三天童女,护持养育北郁单越;彼天仙七宿者,虚、危、室、壁、奎、娄、胃;三曜者,镇星、岁星、荧惑星;三天童女者,鸠 、弥那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4458296.html
  • 中国宝卷的形成及其演唱形态

    少见“三三”的变体。清康熙三十七年(1698),编刊于甘肃张掖地区的《敕封平天仙姑宝卷》仍保留这一唱段。时间跨度达400多年,可见它不是一般的词曲,而是特殊的歌赞。  宝卷文辞格式化的特点,使其文辞固定...

    车锡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95558484.html
  • 清末民初五台山的普济及其教团

    祖,南无天元太保阿弥陀佛,谨遵:  玉清圣境元始天尊  上清真境灵宝天尊      三清教主  太清仙境道德天尊  圣人教主佛  无生老母  文殊老母  地藏老母  释迦教主佛  九圣老母  天仙老母...

    王见川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11158572.html
  • 东岩寺碑文点校本(外二则)

    愚昧学为贤知。 佛圣之鸿恩,庇美于人者多矣,不可举数而言也。而人可不设寺奉祀乎?我土安都龙泉山旧设东岩寺一所,创自后汉永平年间。正有 古佛宝殿,南有 天王大殿,东有 天仙圣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4959020.html
  • 红楼题名通解之“情僧录”——兼论《红楼梦》与佛教

    ,在一百十六回宝玉重游太虚幻境,被几个黄金力士驱赶,“何处男人敢闯入我们这天仙福地来,快走出去”之后批云:“正是临济宗风。”临济宗风盛于清初,经过雍正打击,乾隆初年基本沉寂。   在政治态度上,有前面...

    通灵唯心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2960076.html
  • 晚明狂禅思潮的三教论

    ;如曰仙教,则有天仙、人仙、地仙、神仙四项之品第也,此中入门升级作用,却有毫厘千里,使群学之士不可易易超越者也。要之,神天而种,不常出世,纵有最上乘者并出而有为于世,亦未闻上古为谁几也。总不若尼父之传...

    赵 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12960326.html
  • 自利利他论

    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酗酒)之行法;天乘,为求天仙清福而修十善(即在前四戒的基础上,更不恶口、不两舌、不绮语、不贪、不嗔、不痴)之行法。声闻乘,听闻佛说四谛(苦、集、灭、道)而证圣果之行法,其极果为...

    净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4561056.html